<dd id="zvtc2"></dd>
    <span id="zvtc2"></span>
  • <em id="zvtc2"><tr id="zvtc2"><u id="zvtc2"></u></tr></em>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三城一區
    21個!北京經開區獲北京科技獎項目創新高

    發布日期: 2022- 12- 07 信息來源: 北京亦莊 字體:[ ]

    在近日公布的2021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中,北京經開區企業參與的21個項目獲獎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超1倍主導產業科技創新實力,科技成果轉化承載能力。再獲認證

    2017年以來,經開區累計64個項目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體現了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特點,一批高成長性、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脫穎而出,一批在關鍵領域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的成果不斷涌現,有力支撐了北京高精尖經濟結構的構建。

    據悉,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對為科學技術進步、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首都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和組織給予獎勵。此次評選中北京經開區企業參與的21個項目,獲獎分別是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6項、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4項。

    在2021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名單中,“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的研制及應用”項目獲得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該項目的研發生產主力軍正是北京經開區企業——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北京所)。從原理上來說,“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就是把活病毒滅了,將其“尸體”扔到體內的免疫細胞前,讓它記住病毒的模樣,下次有類似病毒來了馬上產生免疫力。

    聽起來似乎非常簡單,但研發的每一個過程都需要自主攻關來完成關鍵技術的突破。為了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北京所新冠疫苗項目團隊都是“5+2”“白+黑”,一天當成兩天來用,同時還有北京所幾十年來積累的經驗和建起的國際領先技術平臺作為助力。這個過程中,為保障疫苗盡早產出投入使用,經開區更是通過協調調度,推動北京所僅用58天、97天、98天就分別建成三個新冠疫苗高等級生物安全生產車間。如今,北京所研制的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所新冠疫苗已成為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新冠滅活疫苗,已在119個國家、地區及國際組織獲批緊急使用,在10個國家獲批注冊上市。

    不僅如此,經開區的產業集聚優勢進一步推動企業之間迸發出聚合創新勢能。在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領域,丹大生物、中關村水木醫療和其他產學研單位的合作項目,以及義翹神州、神州細胞等單位的合作項目,均獲得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領域,北方華創微電子、中芯北方和北方集成電路技術創新中心合作的“12英寸先進集成電路制程金屬化薄膜沉積設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獲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領域,群菱能源、博電新力等合作的“電動汽車充電設備兼容、安全充電關鍵技術、核心裝備及規?;瘧谩表椖?,獲得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獲獎是對企業研發能力及創新能力的肯定,有助于我們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敝嘘P村水木醫療有關負責人表示。該企業參與申報的“診斷標志物檢測關鍵技術平臺與國家標準體系的構建及推廣應用”項目,致力于建立診斷標志物檢測關鍵技術平臺,構建體外診斷試劑標準化體系。其中,丹大生物擁有成熟的體外診斷及生命科學領域上游關鍵原材料研究與生產平臺,中關村水木醫療則聚焦于打造體外診斷試劑標準品質控品研發生產服務平臺,創建以標準品、質控品為核心的IVD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服務模式。聯合攻關獲獎后,也進一步激勵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新產品研發,持續提升研發成果轉化能力。

    北京經開區充分發揮“三城一區”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的作用,通過集聚高精尖產業,搶占未來科技發展制高點,實現了科技成果與產業化應用的有機統一。數據顯示,經開區9個項目獲2020年度北京科技獎,2021年度以21項的獲獎數量創歷史新高。經開區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我們將以‘科創20條’等系列政策為‘助推器’,引導更多企業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助力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p>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肏女人痉挛视频
    <dd id="zvtc2"></dd>
    <span id="zvtc2"></span>
  • <em id="zvtc2"><tr id="zvtc2"><u id="zvtc2"></u></tr></em>